王政和:一线归来 激情常在

时间: 2017-09-24 10:27 来源:8858cc永利集团 作者: 字号: 打印

导语

       8858cc永利集团167名2017级金融专业硕士、金融学博士新生正在开展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,他们包括131名金融专业硕士生和36名金融学博士生。其中,有50名硕士生是清华五道口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的首批员工。

       他们是百里挑一的菁英,浓缩了百转千回、超越自我的奋斗历程,他们从海外、从军营、从四面八方、各行各业汇聚五道口,让我们走近这些莘莘学子,感受他们勃发的家国情怀,汲取他们身上生生不息的动力,重燃自己不灭的理想火烛吧!

王政和


王政和,2011年进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习,曾担任第十届全国本科生重点科研创新项目负责人,中国家庭金融调查(CHFS)优秀访问员。201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银监会山东监管局工作,担任辖区城商行法人机构监管员。2017年9月进入8858cc永利集团学习。

       大家好,我是8858cc永利集团2017级金融硕士生王政和,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与金融、我和五道口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 初识五道口,源于一位素未谋面的学长,他将五道口定义为“需要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能考上的神奇地方”,引人入胜的求学殿堂也激发了我的亢奋和激情,我对五道口执着求索最终让我能够进入这里求学。

       第一次报考清华五道口虽然折戟了,但毕业后投身金融实践的愿望也同样强烈,所以我选择了先工作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   在中国银监会山东监管局我找到了不亚于考五道口的激情。曾经花掉半个月的薪水,买来1104报表培训材料拆解学习;也常在搞完现场检查后,继续死磕资管行业监管法规;翻遍券商的银行业研报挖掘可用的监管报告思路,默默准备着EAST模型准备搞点“大事情”。

       在“管风险、管内控、管法人”监管理念下,在地方监管城商行法人的任务显得繁重而孤单,有些时候自己的经验、能力匹配不了年轻的冲劲儿,难免有碰壁和受挫感,但对工作的激情不曾消减。

       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,我触摸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,感受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,但同时对金融理论有了更深的思索。

       在基层从事城商行法人的监管工作,监管质效和归因都难以量化,要真正做好这份工作除了工作激情和自我驱动外更需要专业技能。近几年,除了不良率和担保圈的“多米诺效应”,各种新的挑战也不断出现,监管员的焦点从传统信贷业务向大资管转移,平均占据30%的同业业务却面临监管法规更新慢和混业监管难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 在堆积如山的1104报表面前,在需要不断修正的EAST模型前,在极其严肃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中,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;在公文报告中面对“前瞻性监管”这种字眼,也时常感到惭愧。守土有责,勤勉履职,都要求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储备不断提升,我想这是每一个不想成为公文机器的监管员的共识。

       快节奏的工作并没有消磨我对五道口的执念,工作中的新思索让我对金融黄埔依旧难以割舍。

       “对梦想的渴望是清晨最好的闹钟”,凌晨五点我便起身学习、埋头苦读,不经意间天光已经大亮。

       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,就是笨鸟先飞,多花时间,别轻易放弃。希望正在准备考道口的同学们能够坚持下去,不要想太多,简单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,为道口拼搏本身就充满着快乐的多巴胺。

       五道口不是悠闲的象牙塔,相反这里有着不亚于工作的快节奏。从新生教育一开始同学们就在快节奏、高效率的学习中进步,身边同学中就有很多学习的榜样。

       同时,学院与业界联系很紧密,同学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、最权威的行业热点。从开学到现在,学院请来了监管层和资管行业的师兄师姐讲授自己的求学、从业经验,学长们坦诚地与我们推心置腹,不仅有专业报告也有大家关心的职业规划指导,我从中感受到了五道口的严谨和进取。

       希望在工作两年后重新读书的过程中,能够提升自己数理分析方面的能力,深入学习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市场的专业知识,全面熟悉和研究泛资管行业法规和制度,将数理模型运用到各项风险识别和预判的工作实际中。

       我始终保持对当下问题的关注和跟进解读,不断加深对监管专业性的认识,我想,如果一定要制定在清华五道口学习的具体目标,那就是对于监管法规的研究更加用心,对于各种风险模型的构建要透彻和精通。不论将来从事哪个行业,希望能够因激情、专注、专业而无愧于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