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 第12期 总第143期
8858cc永利集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 蚂蚁集团研究院 联合课题组
【摘要】随着新产业、新业态的快速发展,以及新型城镇化的 推进,各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新市民参与各行各业,新市民已逐 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,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已成为促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。据统计,目前全国约有3亿数量新市民 群体,其持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 出。更好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,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,也是 党和政府赋予的必须保质保量做好的新的历史性、政治性任务。同 时,服务新市民也代表了当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积极探 索和实践普惠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。 8858cc永利集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和蚂蚁 PBCSF 2024 年 11 月 4 日 集团研究院联合组建研究课题组,在“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”上, 利用城市粒度的匿名化脱敏抽样数据,在蚂蚁集团域内的云实验室 进行指数计算,编制了一套“全国城市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数”, 以期对全国城市地区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成效差异进行量化评价。 结合现有文献和央行发布关于中国普惠金融指标,以及新市民金融 服务的新形势新特征,与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,课题组从新 市民数字金融服务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2个维度构建全国城市数字金 融服务指标体系。指数包含上述 2 个维度,共 20 个具体指标。基于 上述指标体系和主客观赋权法最终编制了涵盖全国 31 个省(直辖市、 自治区)、337 个地级以上城市(4 个直辖市和 333 个地级市、地区、 自治州、盟等)总体和使用、质量两个方面 “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 数”。本指数 2021 年首次编制,包括了 2021-2023 年的城市级和省 级指数。方面分指数包含使用情况指数下支付结算、贷款融资、投 资理财、信用免押和保险产品等二级指标,以及质量情况指数下触 达度、实惠度、便利度和信用度等二级指标。 “全国城市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数”结果显示,东部沿海省 份的新市民数字金融指数整体上分值较高,而东北地区整体颜色偏 浅,显示该地区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数的分值较低。新市民数字 金融服务分布呈现“胡焕庸线”的特点。总指数前 50 名的城市分别 是:杭州市、上海市、武汉市、南京市、厦门市、丽水市、深圳市、 北京市、合肥市、嘉兴市、佛山市、苏州市、金华市、鄂州市、徐 州市、广州市、新余市、无锡市、镇江市、襄阳市、郑州市、新乡 PBCSF 市、南通市、长沙市、珠海市、淮安市、宁德市、蚌埠市、揭阳市、 湖州市、福州市、衢州市、绍兴市、成都市、常州市、莆田市、南 昌市、十堰市、南阳市、西安市、芜湖市、黄山市、天津市、济南 市、宜昌市、洛阳市、盐城市、廊坊市、连云港市、景德镇市。省 级层面新市民金融服务指数前 10 名为上海市、北京市、浙江省、湖 北省、江苏省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安徽省、天津市、河南省。新 (老)市民的指数结果比较分析显示,一线城市、新一线城市、以 及二线城市老市民享受的数字金融服务数量和质量均远超同城市新 市民,在支付结算、保险产品等业务场景和触达度方面的对新市民 金融服务的支持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 报告还对新市民消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,结果显示,居民消 费需求平稳增长,新市民增势较好;非耐用品消费趋缓,耐用品和 服务类消费平稳增长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:耐用品消费比例偏 低,服务类消费占比较高;非耐用品消费占比持续下降,消费结构 不断升级;新市民消费仍趋保守,消费潜力需进一步释放。此外, 基于数字金融服务指数,报告对数字金融与新(老)市民消费(服 务类、耐用品、非耐用品)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, 数字金融能够促进新市民消费发展,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。 根据报告研究结论,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: 第一,继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; 第二,优化数字金融服务支持; 第三,发挥数字金融赋能作用; PBCSF 第四,持续健全消费支持政策; 第五,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。 最后,我们在附录中提供了 2020-2023 年全国 31 个省(市、自 治区)的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总指数、方面指数和二级指标分值, 以及 2023 年全国城市分指数前 50 名排行榜。
金融科技研究报告 2024-12:全国城市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数报告(2024)